<dfn id="xtrdz"></dfn>
    <var id="xtrdz"><pre id="xtrdz"><progress id="xtrdz"></progress></pre></var>

    <menuitem id="xtrdz"></menuitem>

      <ins id="xtrdz"></ins>
      當前位置: 首頁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的實施意見 字體大?。骸?a class="b" onclick="ziti(1)" id="b_a1" href="javascript:void(0)">小    |  背景: #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認

      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布日期:2020-03-19      文章來源: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閱讀:1594

      煙政發〔201913號: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推動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引領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任務目標

      2022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規模質量顯著提升,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0%,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化、集約化、集群化效應明顯增強,基本實現與我市制造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發展新格局。

      二、重點領域

      (一)工業設計。發揮中德工業設計中心、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優勢,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工業設計企業入駐我市。培育壯大杰瑞集團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鼓勵我市企業積極建設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加快推進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積極培育工業設計新模式、新業態。高水平規劃建設工業設計特色小鎮,將我市打造成中國工業設計名城、世界工業設計高地。到2022年,新增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5個以上、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8家以上,引進培育服務型工業設計企業超過150家,工業設計服務產值超過50億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專欄1 工業設計重點載體

      煙臺國際設計小鎮、中德工業設計中心、中挪設計創新中心、國家產教融合發展工程煙臺工業設計中心、中國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大學、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智能傳感技術與系統煙臺研究院、杰瑞油氣開發裝備工業設計中心、橙色云工業設計創新中心。

      (二)商務服務。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來我市設立總部、地區性總部,以及研發、營銷、結算、采購等功能型環節總部。吸引國內外知名的會計、律師、咨詢機構來煙發展,培育本地仲裁、會計、審計、律師、廣告、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服務等商務服務機構,加快構建與現代企業管理及國際化戰略相適應的商務服務體系,為產業升級提供保障。引進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推進我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轉型發展。引進高端教育培訓機構入駐,推動產教融合,探索開展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的人才培養模式。到2022年,人力資源服務業營業總收入超過55億元,培育知名品牌企業10家以上,集聚載體2個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

      專欄2 商務服務重點載體

      迎春大街中央商務區、煙臺總部經濟基地、藍色智谷、業達智匯谷項目、中國煙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發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三)科創平臺。培育建設一批省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科技研發平臺,促進各產業平臺的協同創新、聯動發展。鼓勵萬華化學、正海磁材、綠葉制藥等企業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平臺對外開放共享,提升完善在線公共服務功能和效率。繼續推動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創業示范平臺建設,打造我市雙創新高地。到2022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90億元,新爭取國家級、省級科技獎勵30項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專欄3 科創平臺重點載體

      開發區業達智匯特色小鎮、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萬華化學集團全球研發中心、煙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園、航天高新技術園、騰訊云煙臺工業互聯網平臺、煙臺核電研發中心、邁百瑞生產研發中心、萬華化學國家工程實驗室、正海磁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綠葉制藥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玲瓏輪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招金集團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四)現代金融。實施服務企業融資金橋計劃,推進銀稅互動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商業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倉單質押、股權質押、信用保險保單質押等金融創新服務。建立金融服務評價體系,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重點產業和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服務能力。積極推動保險業發展,有效發揮保險功能作用,增強重點產業風險抵御能力。加大企業上市掛牌工作力度,支持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上市、發債,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優化金融發展環境,積極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入駐,加快發展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等金融類業務。大力推動山東省區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設。到2022年,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金融業稅收突破100億元。(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煙臺銀保監分局)

      專欄4 現代金融重點載體

      濱海廣場金融商務區、煙臺銀行、煙臺農商銀行、華海財險、芝罘區向陽所城廣仁基金小鎮項目、藍色金谷金融中心項目、瑞銀信金融廣場項目。

      (五)會展業。加快推進會展場館規劃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機構,全力申辦、爭辦國際國內大型專業展覽(節會)活動。打造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國際果蔬·食品博覽會、世界設計產業博覽會、世界老年旅游大會、中國山東蘋果節暨果業博覽會、中國(煙臺)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等知名品牌展會。依托煙臺傳統優勢產業,努力打造工業材料展、裝備展、汽車零配件展等一批獨具煙臺特色的工業展會。到2022年,全市展會數量突破100個,展覽總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打造品牌展會15個以上,引進知名會展機構5家以上,將我市打造成立足山東半島、輻射東北亞,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際會展名城。(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專欄5 會展業重點展會

      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國際果蔬·食品博覽會、世界設計產業博覽會、世界老年旅游大會、中國山東蘋果節暨果業博覽會、中國(煙臺)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東亞國際食品交易博覽會、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中國皮草節、中國金都黃金節。

      (六)信息消費。培育一批智能信息產品制造企業,提高企業數字化產品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探索建立和完善我市數字內容生產、轉換、加工、投送平臺,豐富信息消費內容產品供給。以信息化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擴大信息技術在產品研發、提質增效、節能降耗、減排治污、安全生產、資源再生等領域的應用,提升制造業綜合競爭能力。發揮我市作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帶動作用,重點抓好煙臺電子商務產業園等園區建設,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電商企業入駐。加快煙臺市政務云中心建設,為政府領域的信息化應用提供全方位服務。(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大數據局)

      專欄6 信息消費重點載體

      山東省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煙臺電子商務產業園、煙臺大數據產業園、信息安全與智能制造煙臺研發基地、煙臺郵電通信產業研發中心。

      (七)軟件業。推動煙臺軟件園升級發展,引導園區內企業在應用軟件及解決方案、集成電路設計、信息安全研發、機器人和智能制造技術研發等方面實現突破。支持軟件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在嵌入式智能電網、港口物流智能化、工業動漫等細分領域開發獨具特色的工業軟件。積極培育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多形式、多渠道開拓國際市場。到2022年,全市軟件(含系統集成)企業達到300家,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50億元,軟件業規模和水平繼續保持全省前列。(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專欄7 軟件業重點載體

      煙臺軟件園、煙臺市服務外包產業園、東方電子、海頤軟件、東方威思頓、華東電子、創跡軟件、智慧云谷、捷瑞數字、金軟科技。

      (八)現代物流。積極推進濰煙高鐵、煙臺港西港區、煙臺機場二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筑高效暢通的立體交通網絡。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加快發展甩掛運輸,持續推動無車承運人發展。推動冷鏈物流、第三方物流、城鄉配送、郵政快遞業等健康快速發展。大力推動物流企業依托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開拓新模式、新業態和新服務。到2022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超過240億元,將我市建設成東北亞重要綜合國際物流樞紐城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專欄8 現代物流重點載體

      煙臺市國際綜合物流園、山東濟鐵煙臺物流園、傳化智慧物流科技城、寶能煙臺國際物流中心、康諾盛世醫藥物流中心、家家悅綜合物流加工工業園、驊達農產品冷鏈批發市場項目、舒朗服裝電子商務智能倉儲項目。

      三、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協調我市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工作,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統籌規劃、組織協調,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各相關部門按行業領域和職責分工制定具體推進措施,共同推動我市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

      (二)加大財政支持。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主要用于扶持重點產業發展、打造特色小鎮、培育重點企業、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品牌培育等。鼓勵各級財政、各類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扶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三)完善統計監測。積極探索制定生產性服務業統計制度,完善相關統計指標體系。建立監測數據部門聯審機制,有關職能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負責動態跟蹤監測數據變化,并作出預測分析。(責任單位:市統計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

      (四)加強人才支撐。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制定服務業人才需求目錄,落實人才支持政策,吸引更多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高精尖缺人才。鼓勵有條件的駐煙高校與企業、行業協會之間建立產教聯盟等協同機制,支持廣泛開展職業培訓,著力培養適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需求的復合型、技能型人才。(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

      (此件公開發布)

      煙臺市人民政府

      20191218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